54歲男子下肢動脈閉塞面臨截肢 血管外科專家妙手“保肢”

衆所周知,糖尿病控制不好會引發多種併發症,包括下肢動脈閉塞症。近日,南方醫院增城院區接診了一名糖尿病下肢動脈閉塞並壞疽感染的患者,經普通外科血管外科主任醫師劉灝實施血管開通手術後成功救治。

糖尿病合併下肢動脈閉塞 面臨截肢風險

今年54歲的溫先生(化名)有長達十餘年的糖尿病史,血糖控制不理想,1周前出現左足潰爛流膿,疼痛難忍,於是到南方醫院增城院區內分泌科就診,予抗感染、傷口換藥治療後,傷口炎症得到一定控制,但是左腳壞疽變黑的範圍越來越大。

內分泌科醫生考慮下肢動脈閉塞,迅速請血管外科專家劉灝教授會診並轉至普通外科做進一步治療。經完善檢查後提示溫先生雙側股淺動脈重度狹窄,左側爲重,脛前動脈局部閉塞,如不及時恢復左下肢血液循環,將面臨左下肢壞死,甚至高位截肢風險。

多學科協作 打響“下肢”保衛戰

下肢動脈閉塞需儘快開通血管恢復血液循環,但溫先生有糖尿病、腎功能衰竭等多種慢性病,且近來血糖控制不佳。同時考慮溫先生左足壞疽感染嚴重,開通血管後如何促進潰爛足部傷口癒合是個大問題。

對此,劉灝教授組織醫學影像科、骨科、內分泌科、腎內科等相關科室展開積極討論,經醫學影像科教授詳細解讀CTA及下肢磁共振結果,多科室共同討論後,決定爲溫先生行“左下肢動脈造影+股動脈取栓+球囊擴張成行術”,並由骨科同期行“左足壞死組織切除清創+創面VSD負壓吸引術”促進創面癒合,圍手術期由內分泌科使用胰島素泵實時監測調控血糖、腎內科行規律血液透析,多科室協作爲生命保駕護航。

先進技術爲“保肢大戰”保駕護航

術前,劉灝教授反覆研究患者下肢CTA圖像,分析病變血管的特點:患者冠脈鈣化十分嚴重,已經在內中膜形成鈣化環,導致多處血管腔重度狹窄,這意味着如果採用常規的球囊治療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劉灝教授果斷選擇採用動脈衝擊波治療技術。“這種創新技術需要使用振波球囊這一新型器材。振波球囊是採用高頻振動的原理,對鈣化病變產生剪切應力,使血管壁內膜和中膜下的鈣化病變碎裂鬆軟,從而達到鈣化斑修飾、擴大管腔面積的效果,對堅硬的鈣化竈衝擊波碎裂,同時對柔軟的血管壁不會造成損傷。”

手術歷時一箇半小時,成功爲患者開通了左側下肢動脈閉塞的血管,實現血管再通。術後患者恢復了左側下肢血液循環,並且下肢疼痛明顯減輕,皮膚溫度顯著改善。術後經過反覆3次的傷口清創及VSD負壓吸引治療,患者左足感染明顯控制,傷口已經趨近癒合。

醫生建議:有這四種症狀的高危人羣需及時就醫

“糖尿病患者發生下肢動脈閉塞症的概率是非糖尿病人羣的20倍。”劉灝教授介紹,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是全身性動脈硬化血管病變在下肢動脈的表現,是由於動脈粥樣硬化累及下肢動脈,導致動脈狹窄或閉塞而引起肢體慢性缺血癥狀的慢性疾病。

他提醒,當出現以下任何一種症狀,且有糖尿病病史、吸菸史的患者,需警惕下肢動脈閉塞並及時到醫院就診。

“一是下肢麻木或發涼,二是腿部肌肉痙攣,三是間歇性跛行,四是下肢靜息疼痛。”

(責編:家醫在線 通訊員:劉進娣 鍾祥潤)